把魚養好,沒有訣竅,只要把水顧好、讓魚吃好,就是這本簡單的養魚經。

網路社團上,有時看到魚友貼著:「養魚,真的很不容易...。」、「怎麼魚常常在生病呢?」、「為何買回來的魚,沒多久後就死了?」,看到這些問題的同時,不禁要問:「養魚,困難嗎?」、「把魚養得漂亮,困難嗎?」、「不讓魚生病,困難嗎?」,只要掌握「水」與「吃」二大重點,其實,把魚養好、養漂亮,並不困難,只是你方法不對,你對魚瞭解不夠。

完整且有效的過濾系統,必須包含:「物理過濾的擋污除垢」、「生化過濾的益菌群分解與去毒」與「化學過濾的水質淨化」這三大部份。

一、減少污染與水淨化

時常在網路社團中看到魚友張貼魚染病、出現狀況訊息,這些多半起於水質惡化,水的惡化,一部分來自過濾器的擋污除垢、培菌效能不理想,一部分則是水的淨化功能喪失。

(一)、器材用品買一堆,污垢還是一堆

安裝了過濾器,也花費不少錢買了濾材,問了一家水族館,就得花錢買些東西補強,問了十家,可能已買了一大堆東西,最後仍不見改善,魚缸內的水依舊渾濁,這種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的補強,樂得是賣器材的商人,痛得是養魚的人。

當你買器材、用品前,請先思考:「有必要需要買嗎?」、「有缺少什麼器材或用品嗎?」,否則,當你在猶豫的同時,商人必定告訴你,這個少了,要買、這個不對,要買,「先痛宰一頓」,怎可能讓你這頭肥羊跑了呢?結果買了之後呢?

解決頭痛的污垢並不困難!只要有效擋住污垢再回流魚缸,定期清除過濾器中的污垢,魚缸內的污垢自然變少、不會混濁,要有效阻擋污垢再回流魚缸,海棉的選用及擺設順序,是最重要的關鍵。過濾器內的過濾海棉,只能阻擋體積較法的污垢,對細小的污垢,卻無法有效阻擋呢?使用孔隙較小的海棉,卻造成水無法穿透而「鬧水災」。有些魚友以為,多放置幾層過濾盒就能更有效阻擋污垢,真的是愈多層過濾盒,就能「完全」阻擋大大小小的污垢嗎?為何咖啡粉經過濾紙後,即可把咖啡粉完全隔離而不會掉落至咖啡杯呢?

每天餵魚就會每天產生污垢,餵食量及飼養數量愈多,污垢也會愈多,若能在白棉上方「多設置阻擋」,提高阻擋污垢功效,是否就可減少細小污垢再回流魚缸呢?一來可讓水更乾淨、清澈,同時,也可減少清洗或更新海棉次數,也大幅降低細菌群的大量「消失」。

(二)、廣用植物過濾

 

魚每天產生的排泄物與飼料殘餌、以及其它有機雜質,這些污染水質的「元兇」,對許多魚友來說,卻是多年來輝之不去的惡夢,即使花費的大把銀兩,不但無法有效消滅這些污垢,反而愈來愈多,多到讓水始終無法清澈、多到魚老是感染許多疾病、多到魚最後死亡。

以整個水與植物生態來說,這些排泄物與飼料殘餌、以及其它有機雜質,卻是水生植物的營養來源,排泄物、殘餌及有機雜質腐爛後,產生氨及其它有毒物質,經由水中的硝化菌等益菌群分解去毒,不僅降低減緩水中的毒素,也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,觀察飼養在戶外封閉式水池的魚,即使沒有過濾器,也不會受到水惡化的威脅!因為,水池中有最強大的過濾系統:植物與益菌群。

過濾器的過濾方式、選用的濾材,就是模擬自然界的過濾方式而來,或許你可仔細觀察,為何水中植物較多的魚缸,較少出現魚隻感染疾病呢?而你的魚兒老是狀況不斷呢?

(三)、看不到的「in菌」小英雄

 

許多魚友會在換水後補充硝化菌,以及購買硝化菌粉或液,似乎硝化菌群成為水中唯一的益菌。事實上,除了硝化菌外,還存在無數的分解益菌群,硝化菌負責將排泄物、殘餌及有機雜質腐爛後產生的毒素分解為亞硝酸及硝酸鹽,屬於「去毒型」、「解毒型」益菌。光合菌群,可將這些頭痛的污垢分解,屬於「分解型」益菌,這二大益菌的功能、作用與適存環境、方式完全不同,一套完整、健全的魚缸,同時會存在這兩大益菌群,在不斷產生的污垢下,只要附著環境愈多,這些益菌群數量也會愈來愈多。

魚友花錢買的生化棉、陶瓷環、珊瑚砂、發泡煉石...等濾材,就是提供益菌群附著生存的「家」,鋪設底砂,正是分解型菌的光合菌群最適合的生活環境,這些益菌群自然地會分佈在在水中,不僅降低減少水中有毒物質、有機質污垢,更保護魚隻不受病菌侵襲的威脅,這也是為何魚缸中少不了「in菌」小英雄所在。

「養魚,照顧好水質,困難嗎?」,魚缸養殖,本是一個封閉式環境,無法像溪流、湖泊、海洋,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水注入,若在先天條件不足,又後天失調的運作不當,污垢只會愈來愈多,污垢多壞菌及病菌自然多,魚隻感染疾病、死亡的機會也自然高。

 

 

下一篇將與大家分享「養魚經,一本經(二)」

arrow
arrow

    Mar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