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2053.JPG

許多魚友每天最大的期盼,就是看著自己心愛的魚兒,盡情享用餌料美食,又擔心魚兒吃不飽,總是不小心又多餵食一次。小心!吃多,恐怕,後遺症會愈來愈多。

 

雜食性的魚類,是沒有胃的,因此,沒有「吃飽」、「吃脹」感覺,只要能吞肚,絕對是「來者不拒」,加上,沒有牙齒咬嚼,全仰賴細小的咽喉齒咬嚼,往往是直接吞肚,若餵食量過多,飼料會在腸道中膨脹,加上飼料硬度較高,易造成消化不順暢及腸道堵塞。以金魚來說,腸道是彎曲盤附在腹部,其長度約體長7~8倍,餌料若為較硬或尖刺形(如:蝦),更可能刺穿腸道,造成腸道發炎,導致魚隻死亡。

有許多魚友,為提高魚隻消化效能,會採以軟食餵食,也就是先將飼料浸水泡軟後再餵食,軟食餵食,確實可降低「暴飲暴食性腸道堵塞」情況,但也有人不認同,包括:

1.複雜且麻煩。
2.浸水後,飼料誘導味降低。
3.容易污染水質,水易變混濁。

從魚大便,可判斷魚隻的消化吸收力、腸道健康狀況、體內是否有寄生蟲...等,正常的魚大便顏色為棕色、綠色(餵食植物餌料),且為一長條狀,魚大便愈粗、長,表示,魚隻消化吸收能力愈好,若魚大便出現白色或半透明狀、透明狀...等,即表示,魚隻腸道異狀的警訊,在平日餵食上,應多注意魚大便,可提早發現問題。關於魚大便形狀、顏色,可參考前文說明。

DSC00557

許多魚友面對挑食的魚隻,相當頭痛不已!其實,這種煩惱是庸人自擾,特別是更換飼料、餌料時,特別容易出現「挑食」情況,在更換飼料、餌料時,應先少量餵食,待魚隻習慣不同餌料後,在增加餵食量,此外,當投餌後15~20分鐘仍有殘留餌料,應立即撈起,避免污染水質。

魚友擔心「魚兒吃不飽」、「營養不夠」,這些擔心都是多餘,以雜食性魚類來說,幾乎沒有胃,換言之,永遠沒有「吃飽」的一天,只要1~2天餵食一次即可,水中存在很多浮游生物、藻類,這些都是魚兒最佳食物,因此,在餵食量上,應採15~20分吃完的少量餵食方式,吃的愈多,魚隻也愈容易肥胖,亦容易造成消化不良、腸道堵塞、體型走樣,一旦體內脂肪過多,容易擠壓體內器官,發生翻覆機率也會增加。

無根萍 

正確的餵食,應採多種類型餌料餵食,不宜只採單一種餌料,不同類型餌料(如:飼料、動物或植物性餌料)都有其特有營養元素,應讓魚隻多攝取不同營養素,特別是,植物性餌料(如:水草、浮萍...等),都有助於魚隻腸道消化。


. 更多、更詳細介紹與說明,可參閱「想『壽』生活」「『金』彩生活」二書解說。

 

whats-new7 

最新動態,隨時更新...

《待續》

arrow
arrow

    Mar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