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類的種類不同,生長階段不同,其最適的蛋白質需求量也不同,蛋白質含量過高,不僅會造成飼料蛋白質資源的浪費,還會增加水質管理壓力與困難度,坦若,蛋白質含量過低,不但會會造成魚類生長緩慢、抵抗力降低,更影響生產最佳時機,因此,掌握魚料的最適蛋白質水平的飼料,是要根據實際飼養狀況、數量...等因素,絕非是蛋白質愈高,對魚的成長及健康就愈好。

 不僅魚生長,需要適量的蛋白質,人與其他動物一樣,都需要適量的蛋白質,許多人為增加攝取蛋白質,特別購買膠原蛋白,膠原蛋白在人體內蛋白質中約占25~35%,在筋腱和骨頭的有機質中占90%以上,亦是組成皮膚主要結構性蛋白質,占50%以上,主要存在於真皮層中,提供支持、保護、及各種機械性質,並賦予皮膚彈性與強度。膠原蛋白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必須成分,增加製造膠原蛋白的原料供給,自然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。至於服用膠原蛋白經腸道分解成胺基酸後,能有多少被吸收再轉合成為人體可利用的膠原蛋白,則要視個人腸道功能及體質而 

定。

膠原蛋白的主要來源,包括:胺基酸、蛋白質,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就很重要。健康專家建議,健康成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。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材,如:豆、魚、肉、蛋、奶類食物,現代人生活富足,每天想攝取足量蛋白質,並不是件困難的事。我們日常新鮮食材中,如:如豬耳朵、豬腳蹄、豬軟骨、豬皮、豬尾或牛尾、牛筋、雞爪、雞翅、雞屁股、海參、魚頭、魚皮、魚翅、魚肚...等,都是富含膠原蛋白食物,此外,膠原蛋白一定要和維他命C作用才有效果,如果在飼料中添加膠原蛋白,或是直接餵食膠原蛋白,是否就可讓蛋白質含量三級跳呢?

 

魚與人一樣,都需要均衡的營養,若某一營養素不足或過低,最直接的,不僅易造成病變、抵抗力降低...等狀況,因此,在選購飼料上,絕對不能只注重蛋白質含量,而是整體性的營養供給。目前,市場上出現許多不同功效的飼料,如:添加易消化吸收小分子胜肽(Peptides)替代較難消化吸收的蛋白質成分;添加益生菌(Probiotics,如:乳酸活菌...等)或添加益生素(Prebiotics,促進有益菌在腸道繁殖物質),提高腸道健康;添加誘食物質誘引水產魚蝦類攝食;或添加活性酵素(如:蛋白質分解酵素...等),增加提高消化率...等。資深飼主在餵食上,大多會不只有一種飼料,其主因就是提供多元且完整的營養,讓魚獲得普遍性的營養。

 DSC00906.JPG 

試問,若某一飼料營養成份,高高的蛋白質含量,卻是少少的維生素、礦物質、纖維、脂肪..等,這樣的飼料,你會買嗎?

市售飼料外包裝上,必須標示其內容物及成份比例分配,其中又以「粗蛋白」、「脂肪」、「灰份」、「水份」及「纖維值」...等這五項,最為常見,一份完整的100%檢驗報告,必須涵蓋「水份%+灰份%+粗蛋白質%+纖維值%+脂肪%」。目前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-飼料化驗中心,提供各種化驗服務。

讚阿1.jpg

arrow
arrow

    Mar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