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一年,你能年年有「魚」嗎?

過年期間,利用短暫的假期時間,匆促地協助幾位魚友魚缸狀況及走訪水族館,回台北後又看到二處簡易的養殖池,一邊是類似專業的職業養殖,一邊則是造景,卻呈現二種不同的結果。

這位魚友利用頂樓空間架起多組飼養槽,投入不少經費及時間,原希望能自行繁殖及販售,可是魚到台後不久,就陸續出現皮膚方面疾病,並且出現魚隻陸續死亡。前往前,透過網路多日的對談與現場的詢問,能找出這次「魚瘟」的原因,經一一詢問後,發現許多問題,在場也有其他附近魚友到場,希望藉由彼此間經驗交流、學習,讓大家養出更漂亮、健康的好魚。

魚隻狀況

部分病情較重的病魚不食餌或僅食少許、離群獨處,部份魚隻罹病無力地側躺或側游在缸邊及水面、少數罹病魚會失去平衡,出現翻覆現象,病情較重者,鰭末端潰爛、鱗片脫落、眼睛混濁及微腫脹、腹部膨脹積腹水、肛門處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粘液性糞便。

水質檢驗

該魚友表示,使用投幣式供水機之水,該機器水來源為地下水,經過水質檢測後,其數據為:

.水質溶氧(DO):4.6mg/l(ppm)
.亞硝酸/氮(NO2-N):0.86(ppm)以下
.總氨/氮(NH4+-N):1.5-3(ppm)
.pH值:6.3
.GH水硬度:8.2

從檢測數據來看,該魚缸水質水溶氧稍嫌不足(建議為5 ppm以上),亞硝酸/氮累積量高達0.86 ppm(建議在0.5 ppm以下),總氨/氮也稍偏高(建議值1 ppm以下),pH酸鹼值6.3也偏酸。

經與飼主閒聊詢問其平日飼養管理、餵食情況與換水狀況,發現,該飼主每天餵食2~3次,每次餵食量並不固定,加上飼養密度偏高,建議改善方式:

1.可藉由多次少量換水、減少餵食量及次數,降低水中排泄物及飼料殘餌囤積,降低水中亞硝酸值、氨。
2.減少降低飼養密度。
3.放置底砂,建議放置珊瑚砂,可減緩水酸化速度。
4.每次換水可以虹吸管抽取缸底飼料殘餌及排泄物。
5.過濾槽(或放入細網中)放入木炭(用量可增加)、活性碳降低GH水硬度。
5.水溫:23℃。

現場測試水的pH值、硬度及溫度...等後,發現水硬度偏高,該飼主表示,高雄地區多使用投幣式加水站用水,這與小弟之前遇過幾位魚隻出現紅斑、潰爛情況魚友的魚隻狀況相同。當水硬度大於8,稱之為硬水,如:礦泉水、自來水、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及地下水...等,較容易引起皮膚方面疾病。此外,pH酸鹼值高低,主要關鍵在水的KH(碳酸硬度,暫時硬度),新水KH值會較高,可用陰離子軟化,若是水草魚缸,則可以
CO2濃度來控制降低KH值,pH值自然也會下降。

在飼養管理建議:

這次魚隻染病,來自原魚隻食慾不佳,飼主增加餵食量及次數,導致投餌過剩,囤積於缸底後腐爛,加上裸缸飼養,且飼養魚隻數量偏多(飼養密度高),水質酸化速度加快,因此,建議可鋪設珊瑚砂做為底砂,或於過濾槽中放入較多珊瑚砂,可減緩水質酸化速度。此外,應多加強打氣,以提高水中含氧量。

PS:基於飼主進行部份魚隻買賣,要求不公開相片及姓名,僅以其他相片替代,造成不便之處,敬請見諒!

讚阿1.jpg

arrow
arrow

    Mar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