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2015.JPG

無論是活餌或人工飼料,都含有魚喜愛的誘導味,才能吸引魚隻去吃,若無法吸引魚去吃餌,即使,無論多高營養的餌食,也無法讓魚吃進肚,更不用說為魚兒增添營養。

以市售人工飼料來說,除主要物質外,成份中會添加不同的誘導物質,吸引不同種類魚類覓食。當你投餌後,看著魚群相爭前來搶食,對大多飼主來說,樂在心裡頭,即使該飼料價格昂貴,但給自己心愛魚兒食用,一切都是值得,而魚兒會爭先搶食,就是靠「誘導性」這一味!

常運用飼料中的誘導物質,包括:魚餌的主要成分是—誘食劑、調味劑、香味劑、攝食劑...等。

1.誘食劑:甜菜堿、香虎、氨基酸類...等,各種香料,對魚來說,有一定程度的誘導作用。
2.調味劑:甜味劑、酸味劑、鮮味劑...等,有的偏重甜味,有的則以酸味為重,其目的都在改善餌料的整體味道,增加魚餌的適口性,縮短魚隻進食時間,減少飼餌浪費及水源污染。在調味方面,若以水池或水質較差飼養環境,添加酸味成份,可更促進魚隻食欲感。
3.香味劑:添加各種香精,由於香精香氣比較濃郁,可讓飼料更香味迷魚,增加魚隻食慾。
4.攝食劑:飼料中添加魚粉、蝦粉...等各種動物粉末,除可增加誘導性外,魚及蝦粉都具有高濃度的高蛋白,這些都是魚類生長不可穫缺的營養物質。

以飼養鰻魚來說,昔日大多餵食絲蚯蚓,但約在1984年起,日本開始以膏狀飼料取代絲蚯蚓,由於早期膏狀飼料價格昂貴,在台灣許多魚界專家多年的研發努力下,研發改良出價格平價大眾化、嗜口性佳、易消化吸收,又可長期安定保存鰻魚的膏狀飼料,國產的膏狀飼料價格是日本進口膏狀飼料約1/3~1/4,因此,受到許多鰻魚飼養者普遍使用,經過一段時間推廣後發現,魚體所含總生菌數明顯低於餵絲蚯蚓者,尤其是檢測不出有愛德華氏菌,若以絲蚯蚓餵食,絲蚯蚓所含愛德華氏菌約為3.9╳105 CFU/g,顯示以膏狀飼料馴餌較為方便安全衛生,並可提高活存率與養成率。

或許你會認為,活餌較能刺激魚隻進食慾望,而刺激誘導魚類進食,主要是靠視覺與化學感受器(即嗅覺與味覺)。因此,市售飼料中都會添加誘食物質,除化學製成的誘食添加劑外,我們生活周遭也有許多天然食材,對魚類來說是相當具「吸引味道」。以魚類覓食習性可分為三階段:1.發現食物。2.找尋食物。3.吃下食物。魚類攝食行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,如:顆粒大小、形狀、光澤、顏色和硬度等引起感應外,還會受到飼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學刺激而引起感應,這些化學刺激物就是誘食劑。

以活餌來說,當活餌下水後會不斷扭動,魚隻可感受到顏色不同的變化與光線明暗的刺激,發現餌料,進而前去覓食,此外,不同的活餌都存有其特殊的「體味」,魚隻從體內到體外全身佈滿味蕾,可判別食物的酸、甜、苦、鹹,以及蛆蚓、蠶蛹、氨基酸和其他食物提取物的味道。在嗅覺部份,魚類可嗅覺到水中極微小的化學物質,且區別不同化學物質能力極強且靈敏,這主要是靠魚類體內嗅囊內的摺皺與水接觸所致,因此,魚類是靠嗅覺找到食物一點都不為過!

各種魚類所喜愛的氣味有所不同,肉食性魚類喜食腥味大的動物性餌料;鰻喜歡腐敗肉類的氣味;而淡水魚中的鯉、鯽、鰱等喜食具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性餌料。

圖片來源:www.wankenongmu.com

3UcPfoIsFxGs9GH5auSotZ (1).jpg   讚阿1.jpg

arrow
arrow

    Mar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